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库平一两一枚,Y-128.1/LM-181,大字版,因不合商民使用习惯,短暂发行后停铸,存世较小字版更为稀少;银币铸造深峻精美,龙身高高跃出版面,鳞甲高点全无磨损,整体呈均匀浅灰色氧化,底版平滑,光泽柔和温润,状态极佳,PCGS MS63+ 光绪三十年八月(1904年9月),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在湖北试制一两银币获准。十二月初一(1905年1月6日),湖北银元局改名为银币局,开始制造新银币,模具由日本大阪造币局制作。此俗称“湖北壹两”的银币,是中国最早在币面上铭文“大清银币”的,也是流通币中,除吉林“厂平壹两”外唯一的“两”制币。“湖北壹两”推行并不成功,失败原因主要是相异于原本通行的七钱二分银币形制,使用不便。其次,各地平法不一,仍然要相互折算才能通行。再说成色也是问题,英国驻汉口商务领事报告指出:因为成色只有87.7%,比同等重量的七钱二分银元含银量低,故不受商民欢迎。产量方面亦有不同说法,据宣统元年《东方杂志》第八期记载:“张之洞试铸库平一两银元数十万,分给湖南,退还未用;湖北本省,除发委员薪水外,均未行用,旋即停铸,仍铸七钱二分。”存世的“湖北壹两”银币,依正面中央铭文“大清银币”四字的大小,可分为大字、小字两版,以前者更为罕见。—摘自孙浩编著《百年银圆》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2年,页14。
宣统三年大清银币“立龙”伍角样币一枚,Y-30/LM-39,1911年度支部造币总厂试铸,未发行,铸额稀薄;样币铸工卓越,内齿锐利,龙鳞锋刃,轻薄原味包浆之下,底版细腻亮泽,银光充沛,实为此一品种品相之佼佼者,殊为难得,PCGS SP64+,目前为该公司评级纪录亚军分 “宣三”大清银币系列在制定之时包括伍角、贰角、壹角三种十进制银辅币,铭文分别注明二枚、五枚、十枚换一圆。背面图案为“立龙”,龙珠位于左上角而非中央或下方,此种设计在龙银中非常罕见。因新币发行的惯例是主币先行,故计划在新壹圆国币通行后再跟进,但辛亥革命的突然爆发使银辅币没有批量生产。在数量不多的银辅币中,以伍角最为稀少,从其雕刻风格来看,雕刻师应为曲须龙作者乔治,贰角及壹角龙面的雕刻者应为余子贞。—摘自孙浩编著《百年银圆》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2年,页113。
九秋图碗创烧于康熙时期,雍乾两朝沿袭其制,三朝均有以红色为地且青花署款者。随着宫廷档案披露、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后,对此类署青花款之红地花卉图碗的认知逐渐明确,尤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对清康熙同品种花卉碗,乾隆时配制的楠木匣上刻“康熙年制磁胎画珐琅五色西番花红地茶碗一对”、道光朝陈设档案的相关记载,更为此一品种划归珐琅彩提供了宫廷史料依据;耿宝昌《明清瓷器鉴定》中对此亦定名为“康熙款抹红釉地珐琅彩九秋碗”。可知两岸故宫博物院的看法一致,均认为其属于珐琅彩器。
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样币一枚,K-1540/LM-1023,光边大云版,1906年户部造币总厂以纯金试铸,是中国唯一以中央名义制作的金币,因清政府藏金不足及金本位制未立而未发行,存世仅见丙午、丁未年号样币,均所见极少;拍品铸工精美,底版金色纯正,光泽四溢,状态颇佳,PCGS SP61 以往由于开采量低,黄金从未在中国通货上扮演过重要角色,也从未出现过正式流通的金币。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之后,因赔款以黄金为计算标准,白银兑换黄金的下跌造成偿还时所谓的“镑亏”倍增,于是朝野急谋对策,再次有仿效欧美改革币制从速实施金本位之议。
清代“光绪通宝”背“天下太平”宫钱一枚,直径:47.1毫米,工部宝源局以精黄铜铸造,工艺精美,钱文端庄大气,雕刻深峻,笔划峻拔分明,地章平整,穿口精雕,包浆温润熟美,尽显宫钱风范,收藏级佳品,华夏评级 完美92 宫钱始于汉代,兴盛于宋辽金,清代发展至鼎盛,是为皇家特定用途而制作的钱币,由官方铸钱局铸造,其用途包括祭祀、庆典、赏赐、祝寿、玩赏、压胜、供养等等。
吴冠中曾于1973年、1983年两度赴黄山写生,纵观现存资料,他以黄山入画的作品数量并不多,主要在八十年代,有彩墨及油画《黄山日出》《黄山松》《黄山人字瀑》等,选取最具表现力的黄山景点,归纳、提炼于画中,各具形式之美,为其艺术理念的有力体现。 此幅《黄山人字瀑》即为一例,约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。画中以简练而准确的长线条勾勒山峦轮廓,着意于起伏之势,扑面而来的近山远峰,层层叠叠,有西画的透视感,又合乎传统中国画论中的深远。灰墨大笔扫擦出山体,凸显其体势气魄。水口以重墨表现,留白的瀑流分途奔涌,呈“人”字状,呈现最显著的地貌特征。整个画面由点线面构成,形成黑白灰的对比,斑斓的色点跃动其间,构造出画家心目中的形式美。
刘旦宅自幼年便显露出非凡的绘画天分,少时喜摹古典题材及历史人物版画,这一倾向成为其后期主要创作题材之发端。纵览刘氏画作,不难发现他对古典人物独特的情结,所作名贤文士、丽姝淑媛皆能准确把握其性情、心理和瞬间神态,恰如论者所言“所绘才贤武士美女高人,各具风韵并于神貌之中各显性格,盖探赜钩沉故能精微入玄而非优孟之似也。”其所绘人物造型以清秀俊逸、风神疏朗,亦古亦今,“空清而绝去渣滓”,在近代画坛独标一格。 是幅《唐乐》作于1980年,尺幅逾二十六平尺,为画家古典仕女题材之巨制。绘十位唐装女子吹弹奏乐之场景。右数第一位单髻扎花,身着绿襦红帛印花裙,纤手弹拨竖箜篌,器身上饰凤首,下坠红缨。第二位女子身着男装,为唐代宫廷流行装束,头戴幞头,身穿窄袖紫襕袍,衣背上下各缀紫靛二色花卉纹补子,双手斜执一柄蓝底双凤仪仗长扇。第三、四位少女皆系双髻,相顾吹奏横笛,体态婀娜作舞动之姿。第五位着红花纹半臂襦裙,颔首吹笙。第六、七位女子吹箫。第八、九位分别弹奏琵琶、阮咸,前者着蓝襦绿花裙,素带飘举,手持拨子横弹曲颈四弦琵琶,姿态颇似唐代佛教绢画《炽盛光佛并五星图》中持曲颈琵琶之金星;后者背立,着凤纹蓝襦红底花裙,横抱阮咸与前者相顾。第十位女子梳高髻,于队首以拍板击节而和,姿态与出自敦煌的五代绢本《飞天像长幡》相似。 通幅人物造型精美,衣饰器物考究,十位盛装仕女均神采焕发,仪态优美端庄,冶而不媚,悠然缓步于画幅之上,演奏、舞动,人物之间的过渡承接巧妙自然,互有呼应。女子周身皆衣袂飘拂,又有粉色樱花散落其间,引来燕雀黄鹂腾空飞翔,随乐啼鸣,呈现出一派繁弦急管、莺歌燕舞之佳景。
上款“夔盦主人”即贡桑诺尔布(1872-1931),字乐亭,号夔盦,蒙古族,系成吉思汗勋臣乌梁海济拉玛后裔,1898年,贡桑诺尔布世袭爵位,成为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第十四代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(亲王品级),兼卓索图盟盟长,被称为“贡王”。 贡桑诺尔布在清末满蒙上层人士中极具声望,入民国后,曾任蒙藏事务局总裁。虽为蒙古亲王,但他通晓满、汉、藏等各种语言,兼工诗词,擅书法,雅好收藏,活跃于艺文界。闲居时曾赴上海、杭州,访吴昌硕、李瑞清、曾熙等著名书画家,相与谈论艺事。 1910年秋,吴昌硕游京师。这是他第二次北京之行,与诸多满蒙贵族、清廷官员及社会名流相交游,并为肃亲王善耆等人作画,贡桑诺尔布为善耆的妹夫,吴昌硕为其通临《石鼓文》也在这一时期。 拍品为现今所知吴昌硕一生通临的第五件《石鼓文》作品,即书于是年十二月,为吴氏盛期力作,章法严谨而不失郁勃恣肆,卷后以篆书题款,说明此件石鼓文书法的渊源,三日后复行书长题,强调临写《石鼓文》腕力虚实的重要性,可见其书写时的慎重认真。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